第三方物流倉庫的利與弊
1.倉庫物流管理業務外包,是大勢所趨
生產下線產品(成品)的倉庫管理,對于生產型企業,相對于產品的設計、生產及銷售而言,屬于非核心業務,技術含量不高,但用工人數較多,管理難度大,且不能為企業帶來附加值。
我所了解的一些世界500強里的生產型企業,業務的外包程度相當高,生產線上除了機手和質檢員以外,其他的環節,如在線工人、叉車司機等,全部外包,更別提物流服務了。
2.倉庫物流管理業務外包,可以降低管理難度
因為以前倉庫經理管理的是整個倉庫業務,現在只是需要監管物流供應商的服務質量,一個是親自管理幾十個人,一個是監管一個團隊,難度系數自然降低不少。
筆者曾經在2009年至2010年獨立管理過22000平米的倉庫,除了負責倉庫的具體運營之外,還要統管人員的后勤保障、設備、與當地相關部門的關系處理、安全等等,個中辛苦深有體會。
3.倉庫物流管理業務外包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物流費用
可能有的朋友不太理解了,認為自己企業干才最節省,其實不然,我簡單給大家做個分析。大家知道倉庫管理,無非是三部分構成:場地(即倉庫)、人、設備。
生產型企業(下面簡寫為甲方)在招聘人選的時候,會考慮全年的業務量,據此招聘對應的人數,但是實際運作中,有時候作業量會比較大,有時候作業量會小,量小的時候,人員會出現閑置,量大的時候人員不夠,需要臨時從外面招人,最要命的是等作業量回復到平均水平的時候,你得考慮把人辭掉,如此以來,因為臨時招人帶來的成本增加,遠不止一份工資的數額。
設備的角度也一樣,有朋友可能會說,反正現在不是有短期租賃的嘛,量大的時候租,量小的時候退掉不就可以了,這點沒錯,但是,別忘了,短期租賃的價格跟長期租賃的價格差不少呢,根本不對接短期租賃業務。
倉庫物流管理供應商(L)則不然,他們不僅僅服務你們一家企業,還有別的客戶。每個企業都有淡季和旺季,當作業量大的時候,可以考慮從其他項目抽調人支持,對倉庫物流管理供應商而言,增加的成本微乎其微。設備也是如此,生產型企業自己采購或者租賃設備,因為數量不多,采購的成本會偏高,但倉庫物流管理供應商,因為在當地管理的倉庫面積大,設備的采購成本會相對較低。
此外,如果生產型企業除了倉儲業務,還涉及到運輸服務的話,可以考慮將倉儲和運輸業務打包,讓物流服務供應商來整體報價。如此以來,整個物流費用會更節省。因為有的物流服務商為了拿到份額更大的運輸業務,在做倉儲管理的報價時,會拿 ** 甚至是微虧的價格來投標。
可能你又有點不理解,物流供應商是不是把我當傻子了,他們肯定把利潤啥的都放到運輸的報價里了。說的沒錯,這個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,人為財死鳥為食亡,物流企業要發展,沒有利潤肯定是不行的。
但我想說的是,這筆賬其實是應該這樣算的,拿過去一年,自己操作或者分開外包時,倉庫與運輸費用之和跟將倉儲及運輸打包外包以后的費用做對比,只要合適,我覺得這個外包就是一筆劃算的賬。
如果你是生產型企業的朋友,在獨立思考過后,你開始動搖了,因為無論是從專業度上還是從成本節省上,都要比自主運營強得多。
但內心還是有點說不清、道不明的顧慮,如果跟同事聊起這個話題,估計馬上就會有人迫不及待地站出來,“這事兒有風險啊!”
其實,做什么事兒沒有風險,吃飯還有可能噎死,喝水還容易嗆著呢!咱們要做的不是對風險充滿恐懼、望而卻步,而是通過風險評估,制定相應的措施,降低風險,使風險可控。所謂的弊端無非是擔心業務外包了以后出現失控的情況。
4.風險之“這個業務只有我們自己的人會干,其他人學不會!”
“只有自己的人會干”,說明這個業務是存在一定技術含量,人的操作經驗在業務管理中占了很大的比例。對于此種情況,可以考慮將“操作經驗”這種虛幻的東西轉化為可以落地的“操作流程”,如此以來,經驗就會弱化。
好的操作流程,只要學會了,誰都可以干。只要你一步步執行下去,跟人的智商沒有太大的關系。
5.風險之“倉庫物流服務商中標后,突然中途撂挑子了怎么辦?”
第一,在倉庫物流管理服務供應商的篩選階段,要多找幾家有實力的企業進行實地考察。倉儲服務供應商的考察最容易,因為他們有在運營的倉儲項目,到現場看看,就能有一個非常直觀的感受了。或許,你會擔心他們在考察當天做一些臨時性的準備來迷惑評審人員,但其實坦白講,即使做準備,也無非只是現場看上去更整潔、更規矩一些,倉庫一線人員的素養是一時半會兒準備不出來的。所以,不必太擔心這個。
第二,在確定倉庫物流管理服務供應商的時候,不要純粹以低價作為中標的評判標準,以往的操作經驗也是比較關鍵的評判項目,如果有同類型業務的操作經驗當然是最好。這個社會,不乏有些企業試圖通過低價進入,然后,在運作了一段時間以后,找生產型企業再漲價的物流商。還有一些,純粹就是瞎摻和,低估業務的操作難度,干不了了以后就撂挑子,非常不負責任。所以,要防止這些不規矩的企業通過低價鉆空子。
第三,通過運作保證金和合同來約束物倉庫物流服務商的運營行為。繳了運作保證金,起碼服務商在想撂挑子的時候還得心疼之前繳的那點錢呢。此外,合同中可以約定運作的一些關鍵指標,比如收貨效率、發貨效率、裝車效率等等。指標不達標,給予經濟處罰,當然,連續幾個月達標的話,也是可以適當給些獎勵的。